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内涵及实践探索——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和永定区为例
2024-06-21摘要
传统村落是珍贵的农耕文明遗产和鲜活的乡村居民点,如何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利用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农耕文明时代终结及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针对传统村落面临的发展动力不足、老屋维修困难、风貌不协调等核心挑战,文章提出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理念应从强化“健全保护名录、摸清家底”,走向强化“串线成片、以用促保”。通过深入剖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核心内涵和对策,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和永定区规划项目为例,探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以及传统村落“以用促保”实施路径,对城乡融合发展大格局下的县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进行积极探索。
作 者
吴邦銮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刘萍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李井楠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承载空间,既是鲜活的乡村居民点,又是亟需加强保护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乡村居民点正在加速消亡。在此背景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自2012年4月共同发起传统村落调查。截至2023年,已面向社会公布六批共8155个中国传统村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价值最丰富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自2020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财政部持续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的申报和规划建设工作。
01
“集中连片”概念的提出及研究基础
2020年之前,在传统村落领域“集中连片”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在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偶尔提到“集中连片”,但只是与“传统建筑数量多”并列,作为是否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条件之一,或判断是否作为重点保护、修复对象的依据。例如,《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号)将“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作为列入传统村落调查对象的条件之一;《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号)基于对“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的状况日益严峻”的判断,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见,要求“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重点修复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区”;2014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作为文物系统中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对象。到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组织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后,“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才成为官方正式用语,且强调全市域或全县域层面的“集中连片”,与以往传统建筑的“集中连片”,在意义上已大不相同。
自2013年以来,国内许多地方用实际行动探索对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地区的保护,大量的地方实践是“集中连片”保护思路逐渐达成共识的重要基础。一些典型的优秀实践案例见表1。
表1 近年来我国部分县(州市)域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践探索案例
Tab.1 Practical exploration cases of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ome Chinese counties in recent years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总结
近年来,聚焦多个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地区保护利用的学术研究陆续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自2017年以来,有专家学者陆续提出“连片成区模式”“集群式保护发展”等集中连片相关概念,初步阐述“连片成区模式”“集群式保护发展”的内涵、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提出相关工作框架、方法及集聚区划分依据、路径和方法。2017年11月,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卢英方在贵州雷山县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上提出,“研究设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区,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工作”。2020年5月,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的通知》(财办建〔2020〕47号),正式启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的申报和规划建设工作。“集中连片”反映我国新的政策思路,但当前关于“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实践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02
传统村落面临的核心挑战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作为国家重要的议题,无论是前期侧重的“健全保护名录”工作,还是近年来强调的“县域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都已形成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但是这项工作依然面临诸多共性问题和挑战。
2.1 发展动力不足挑战
农耕文明时代,在特定的农业生产力条件下,受农业耕作半径限制,我国乡村居民点普遍呈分散布局的特征,且规模普遍较小。产业与人口是传统村落的核心内生动力,与传统村落的布局、规模互相作用和影响,推动传统村落诞生、发展和演化。自工业革命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式微,城镇逐渐兴起和大幅扩张,第二、第三产业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主体,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重心向城镇转移,吸引乡村人口与产业资源向城镇转移,直接导致传统村落日渐衰败。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农业劳作所需要的人力大幅减少,导致乡村就业规模进一步萎缩。农耕文明时代的终结,使得传统村落丧失产业就业优势,人口吸引力随之大幅下降,当大多数人才外流之后,乡村普遍出现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的现象。承载着辉煌农耕文化的乡村祠堂、老宅、村巷等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代际传承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建筑空置、维修维护成本高且日益破败的困境,同时遭受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挑战,城乡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也导致乡村原有的社会治理体系瓦解(图1)。
图1 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乡村内生动力减弱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illustrating the weakening of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the rural areas during the rapid urbanization of China
注:以上为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未考虑外力主动干预情况下乡村、城镇普遍的自发状态及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因此,当产业资源、人力资源由乡村向城镇转移,乡村人口流失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内生经济动力之后,传统村落就会自然地走向空心化,甚至消亡。如果将内生型成长阶段的传统村落看成是一个自组织的健康的有机体,那么,时至如今,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个自组织结构的有机体已经不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能量继续维持,必须从外部获取一定能量,方可继续存在、保持健康。当这种主要来自于城市的能量发生变动时,乡村或呈现短暂的繁荣振兴迹象,或呈现沉寂衰败的迹象,依赖于外力的乡村,必定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老屋维修困难挑战
老屋主要为传统建筑,是传统村落的核心组成要素。当前,受人口外流影响,大量传统村落的老屋处于闲置状态,且老屋维修维护量大面广,保护工作“欠账”多、挑战大,没人居住的闲置老屋很快就会损毁坍塌。根据2022年连城县对传统村落的调查问卷反馈数据,在传统建筑的抽样样本中,53%未纳入保护名录,73%有待修缮。传统建筑修缮与保护严重不足的情况,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传统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居住需求,包括通风、采光、套间、空间尺度及现代家具布局等要求,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进行改造;二是传统建筑建造及维护成本高,所需要的木材、石料、瓦片等建筑材料短缺,且对建筑技艺的要求高,令新一代村民望而却步;三是许多老屋产权复杂,使用、管护主体过多或责任不明,导致闲置衰败,甚至被拆除;四是村民居所另有替代,包括进城购房、自建新建现代居所等,有了舒适的新居且投入不菲,导致村民对老屋的维修使用不再上心,等到对老屋充满感情的老人过世后,年轻人不愿意回老屋常住,老屋的坍塌衰败也就在所难免;五是建设性破坏和自然损毁,受成本、技艺所限,老屋维修偶有建设性破坏,加上风雨、雷电等自然损毁情况,使得老屋维修维护任务艰巨。
2.3 风貌不协调挑战
传统村落是持续处于生长变化中的有机体。在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延续性非常强,“衣锦还乡”“血亲关系”“宗族关系”等观念和联系依然存在。外出人口即使已经定居城市,也要在乡村建一座房子,在春节的时候回乡居住数天。即使没有定居城市,因为外出打工多年稍有积蓄,也要在乡村建一座房子,或作为婚娶的资本,或作为有出息的标识,或是彰显自己对乡村土地的所有权,或是作为进城失败后的归宿……总之,外出者将“在家乡盖房子”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直接导致近年来乡村建设用地和建筑量不断增长。
农村老百姓盖新房是合理诉求,但是多数村民的新建房为现代风格,建筑体量、色彩和材质缺乏管控,很多房子与传统建筑风貌不协调或冲突较大。风貌管控涉及宅基地选址、产权、成本、技艺等问题,村民新建房如何管控和引导是一个巨大挑战,国内似乎尚没有很好的经验和优秀案例,而教训和失败案例却数不胜数。当前,传统村落中留存最多的是祠堂、书院、家庙等公共建筑,而周边普通民居要么坍塌毁坏待修理,要么原址建成新的现代住宅,许多是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甚至有些是风格怪异的建筑,使得传统村落风貌被破坏严重。劣质钢筋混凝土、白瓷砖、大玻璃幕墙、欧式建筑风格等不和谐风貌要素正在“吞噬”我国传统村落风貌。许多县市,包括连城,都加强了对传统村落建设巡查执法力度,也发布了民居建设指引图册,试图从管控和引导两方面解决风貌不协调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问题依然不断累积,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建设成本问题。建房投资对于村民来说是一笔巨额资金,有可能需要打工多年积累,甚至有的盖一层后需要等一年积累资金再盖一层,保障基本建筑要求都困难,风貌协调更谈不上。二是土地问题。因土地产权、家产划分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新用地审批困难等原因,村民不得不在不合适的选址上修建房屋,管理部门找不到好的解决途经,一再妥协导致村落风貌持续恶化。三是村民认知问题。建筑艺术审美、个人喜好、个别村民认知偏差等,都会导致风貌差异。
03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
核心内涵
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理念应从强化“健全保护名录、摸清家底”,走向强化“串线成片、以用促保”。本文认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核心内涵在于“一个模式+一个路径”。一个模式,即“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是对散点式保护成效不显著的反思,连片保护能够整体提升乡村风貌,应对风貌不协调的挑战;连片利用能够整合更多资源,应对发展动力不足的挑战。一个路径,即“以用促保”路径,是对老屋在保护修缮后因空置再次破败现象的反思,只有活化利用才能盘活闲置老屋,撬动社会资本,应对老屋维修困难挑战,而这也是未来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1 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
选择遗存富有价值、保护状况良好的区域,以传统村落为节点,连点、串线、成片,推进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集中连片并非县域全覆盖,而是判定传统村落富集且特色鲜明的连片区域,宜精不宜多,在该特定区域内,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促进片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是在“城乡融合”大格局下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其核心理念和对策初步总结如下:
第一,形成集中连片区,连点、串线、成面保护利用。以传统风貌特色明显的传统村落,尤其是成片老屋为节点,以特色路径、风景道串联,重点保护连片老屋风貌,形成整体良好的连片环境和格局。在连片区域内加强保护,严格管控,破解风貌不协调困境,整体提升乡村风貌。在片区层面“以用促保”,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第二,凝聚集中连片区合力,整合激发内生动力。多村联动,整合片区更多资源,实现规模集聚效益,吸引人口返乡集聚,实现资源规模化、多样化,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破解传统村落发展动力不足和老屋维修困难问题。
第三,集中使用外部资源,捆绑注入外生动力。政策、资金、人才、知识下乡,给传统村落发展不断输血。如果将这些资源进行捆绑、整合,集中外部力量,投入到重点集中连片的传统村落中去,将比散点式保护形成更显著的成效,也有利于树立各方信心,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自然和人文效益。
3.2 “以用促保”路径
基于传统村落“鲜活居民点”的特征,强化激发内生动力,盘活闲置老屋及场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活化利用促进可持续保护,从依靠国家资金支持到广泛撬动社会资本,推进乡村振兴。“以用促保”路径的核心理念和对策初步总结如下:
第一,面向村落内外人群,多元化盘活利用。支持村落内部村民自行盘活使用,在确实保障村民利益的前提下,以租赁形式推向市场。老屋盘活使用大致可以分为自住型、公益型、经营型三大类。其中,自住型按照现代居住要求改造,注入和补全卫生间、厨房等现代生活功能;公益型按照村民意愿,可改造为公共场馆、社区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学习室等,以非盈利或微利模式,向村民或特定群体开放使用;经营型包括旅游目的地、民宿、商业店铺、工作室、办公室等,在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对闲置老屋进行经营型改造,既为村民创收,又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老屋的维护保养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满足传统村落保护要求,避免破坏性利用。坚持保护为先,严格落实传统村落的相关保护要求,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及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利用和传承。因此,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中,应鼓励专家、村民、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协商,渐进式推进保护利用工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可有一定的容错空间,但需要公开、透明并多方征求意见,推广成功范例,及时纠正错误,力争达成广泛共识。
第三,广泛撬动社会资本,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资金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广大乡村地区来讲,政府资金是“杯水车薪”,仅能起到触媒的作用。应通过政府资金,广泛撬动乡贤捐资、村民自筹、企业投资等多渠道投资。其中,乡贤捐资、村民自筹尤为重要,投资回报除了现金,还有乡土情怀和乡贤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最终促进传统村落从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发展模式转变,持续扩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效。
第四,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发动村民共同缔造。传统村落的老屋及相关场所利用,往往涉及多个权属主体,给左邻右舍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相关保护利用工作应充分征求相关方意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调动村民的参与意愿,邀请相关方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来,共同推进社区营造,确保相关保护利用工作顺利进行。
04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
典型实践探索
4.1 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探索
4.1.1 探索案例1:连城县“联动片区布局”模式
连城县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拥有34个省级及以上传统村落,是客家民居“九厅十八井”的典型代表,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雕版印刷遗址古书坊建筑群,是原中央苏区和毛泽东建军思想最初形成地,拥有独特的魅力价值和发展潜力。连城县传统村落“联动片区布局”及保护利用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第一,在县域层面开展传统村落的系统评估,划定集中连片区。以查阅资料文献、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通过对地理环境、建筑样式、文化资源、方言分区等因素的系统评估,识别出连城县“十里不同村”的特点。将相邻、相似的传统村落划入同一片区,在县域层面形成非县域全覆盖的五个各具特色的发展片区(图2)。
图2 连城县域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格局图
Fig.2 Pattern diagram of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Liancheng County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第二,以特色亮点村为核心,形成联动发展片区格局。在集中连片区内找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例如,培田村已经是著名景区,四堡镇雾阁村、田茶村等正在打造雕版印刷体验基地,新泉镇新泉村正在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每个片区都特色鲜明,但是片区内有5~10个村,将每个村都打造成著名景区或农业基地不现实。因此,规划提出以特色亮点村为核心的“联动发展片区”格局,围绕特色亮点村联动发展,各村分工协作,协同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形成发展合力。
第三,建立联动发展片区档案,建档入库。对每个片区的资源进行详细盘点,包括人口、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特色产业资源等,建立完善的片区档案库,推进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
第四,提出联动发展片区的规划策略和项目库,引导差异化发展和项目落地。一方面,识别片区核心问题,明确发展目标,提出保护利用对策;另一方面,规划传导落实至村庄,给出村庄发展导则,在村庄层面落实具体项目并指导项目落地实施。
4.1.2 探索案例2:永定区“土楼群跨村联建”模式
永定区隶属福建省龙岩市,规划结合当地工作基础,选取地域相近、资源关联的村落群,推行“土楼群跨村联建”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例如,永定区的南溪土楼沟共有6个传统村落,呈线性分布,规划提出“南溪土楼群跨村联建”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工作内容:
第一,多村联建,强村带弱村。由发展基础最好的南江村牵头,带动南溪土楼沟的6个村联合成立“土楼十里长廊”片区党总支,建立“党总支+党支部+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跨村“共商共谋”机制,从组织构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动合作共赢。对联建村重大事项,采取“提交议题事项、集中研究协商、分级认领实施、上下一体联动”的方式,加强区域资源统筹,推动项目捆绑实施,调动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方面成效显著,以污水处理项目为例,南江村牵头出资,按照统一标准建设6村的污水管网,实现河流上下游统一的污水处理,河流变清,6村受益。
第二,村企共建,企业运营。成立福建土楼沟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方式,推进南溪土楼沟“一河两岸”景观提升,打造夜景工程、土楼沟漂流、亲水乐园、网红小火车等旅游产品。同时,与读旅民宿公司深入合作,以农家休闲、生活慢享等为主题,成功打造朝阳楼、东昌楼等高端土楼民宿。
4.2 “以用促保”路径探索
4.2.1 探索路径1:连城县乡建带头人引领共同缔造
在连城县,有设计专业基础的返乡大学生,在墩坑村、小莒村组织老屋修缮、村道和小公园建设等小项目,让村民看见实实在在的变化,并通过媒体、微信群等多个渠道宣传,组织村民、乡贤共同缔造,激发客家人传统的宗祠观念和故土情节,尤其是吸引了很多外出乡贤捐资,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规划对该模式进行总结提炼,提出“乡建带头人引领共同缔造”模式(图3)。强化乡建内生动力的主体地位,变“等、靠、要”为“主动作为”,通过培育乡建带头人,整合内外资源,以具体项目实施为主线,号召和激发村民、乡贤的自主性,自发保护好、建设好传统村落,以人引人,形成良性循环。
图3 连城县“乡建带头人引领共同缔造”模式示意
Fig.3 Liancheng County's " Community-Leaders Leading the Co-creation" model diagram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乡建带头人可以是村两委成员,也可以是村里聘任的人员,是长期驻村和全程服务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在乡者。乡建带头人将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相关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是争取上级支持,特别是来自不同部门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发动村民共同协商和统筹打包使用资金,成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的“定海神针”;二是把握项目建设方向和质量,借助外部技术力量,结合地方实际和建设条件,建设完成政府和村民都满意的项目;三是推进宣传号召工作,乡建带头人应该是社会活动家和出色的媒体人,记录传统村落建设的点滴变化,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对外宣传,尤其是面向村民、乡贤的宣传,要激发共同缔造的热情和氛围,吸引外出人员出资、出力甚至返乡参与故乡再造。
4.2.2 探索路径2:永定区“土楼文化银行”建设
在永定区,有一个“土楼文化银行”的创新做法,核心目的是打通“房屋流转”通道。针对土楼资源分散、权属复杂、社会资本难以引进的问题,搭建“土楼文化银行”(图4),对土楼及周边文化生态资源进行统一收储和评估(存入),统一运营管理,整合形成“资产包”,交易给专业运营企业(输出)。
图4 永定区“土楼文化银行”建设示意图
Fig.4 Yongding District's "Tulou Cultural Bank" construction diagram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通过“土楼文化银行”建设,有意向使用土楼的企业,租用程序大幅精简,免除企业直接面向大量村民的忧虑,而且资产还可以作为“楼票”进行交易,能够保值、增值,将极大地促进闲置土楼再利用。
05
结论与讨论
在农耕文明时代终结及城镇化加速推进背景下,传统村落仅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已普遍难以为继,许多传统村落正走向消亡,亟需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格局下,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新模式,强化集中连片、“以用促保”。但是,“以用促保”工作也可能带来村民自主性丧失与地域文化失真的威胁,甚至是与村民产生直接冲突。因此,强化乡村内生动力的主体地位,内、外力结合激发传统村落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主张外力注入,在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和引入外部资源推进项目实施的双重选择下,如何进行必要的村落改造和活态利用而不破坏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内、外动力作用于传统村落时,需慎重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