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首页 最新文章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建设重点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建设重点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2024-03-20

摘要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期党中央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不仅是乡村建设的历史性延续,更是乡村振兴内涵的迭代性升级。文章首先回顾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发展演变历程,归纳出居业协同化、生态资本化与治理内生化三大趋势特征,对和美乡村建设的未来趋势进行探索;其次从内涵基础、价值导向和理想图景三个方面对和美乡村进行内涵界定,在其建设逻辑的基础上,从经济、环境、社会、城乡融合四大维度,探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任务;最后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方面开展和美乡村建设的多元作用机制探讨,针对推进机制及其体制制度创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   者

武前波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教授

薛雯露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章轶菲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以来,受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导向的影响,我国乡村地区大量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单向流入城镇地区,造成城乡内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城乡差距逐渐拉大,而“三农”问题也呈现出日益严峻的局面。“三农”问题因工业化而产生,也必然以“去工业化”来化解。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缩小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新发展阶段的现实背景与面临的重点问题,对乡村振兴的内涵进行拓展创新,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战略部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将提倡近十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转变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体现城乡发展时代的进步、认知的飞跃、实践的创新及价值内涵的丰富,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战略目标。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农耕文明在历史演进和沿革的过程中呈现递进性特征。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呈现阶段性特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具体部署,可以发现,乡村正经历从“农民的终结”到“村落的终结”的巨变,各类自然经济社会风险问题叠加,促使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经历“阵痛”与“蜕变”。与之相伴的,有关“三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乡村空间治理重构、乡村衰落收缩、乡村发展建设及城乡协调融合等内容,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实践经验。同时,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存在历史性延续和递进性升级,要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亟需立足历史、放眼未来,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指明方向。本文在回顾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剖析“三农”问题的发展演进与价值导向的阶段性变化,以及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基础条件等,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建设逻辑与重点任务,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力量主体,解析和美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推进路径,以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01

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阶段

及其演变逻辑



城市与乡村是紧密联系的命运共同体。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将城乡统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着手调整城乡失衡及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随后,部分沿海发达地区的省、市开始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中,浙江省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先后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新型城市化战略,于2003年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历经二十年的持续深耕,浙江省成为中国乡村改革的前沿阵地,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创地。当前,“和美乡村”首次赋予乡村建设“和”的内涵,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升级,我们将通过对乡村建设历程的回顾和对演变趋势的分析,探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何成为新阶段我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历史性选择。


1.1  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发展阶段演变


1.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2—2012年)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着手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在“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指导下,提升农业生产质量,调动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该阶段,乡村建设主要依托国家自上而下的投入与支持,注重农业、农村综合发展,具有先导性和成效性的典型案例是浙江省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其针对浙江省农村经济粗放发展与乡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展开调研与部署,系统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出一条独具浙江特色整体推进、深化拓展、转型升级的乡村建设新路径。同时,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两山”理念在浙江省首次提出,使得生态环境保护被置于乡村建设优先位置,推动了2008年安吉县率先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倡导乡村地区生态宜居环境建设,以及一、二、三产联动与休闲旅游业发展。由此,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省、市开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相继关注全域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助力乡村经济产业发展,部分先发展地区分级、分类展开一系列乡村建设行动,使得乡村的生态价值初步显现,为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奠定基础。


1.1.2  “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推进(2013—2016年)


2013年,党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旨在给农民提供富裕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还农民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乡村物质空间整治成效显著,推动乡村体制机制更新完善,为乡村多功能转型提供可能。在此期间,国家先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资源要素的有机盘活。各类投资开发建设活动为乡村空间转型与重构带来契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政府与企业合作完成的村庄“经营”与“再造”,其本质仍以“城市经营”模式为内核,引发“农民上楼”和“土地流转”等现象。原本乡村性特征显著的地景出现城市性转变,不利于城乡差异化、等值化融合。国家有关部门适时出台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及田园综合体试点示范等政策文件,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注农村环境修复及生态资源资本化盘活,更全面地深入建设美丽乡村。总体来看,该阶段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被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乡村社会经济活动多元化,引发其产业结构调整与多元空间重构。乡村内部活力复苏但价值原真性受到破坏。因此,随着乡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后期更关注生态环境的有机修复。


1.1.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7年至今)


随着乡村资源要素充分盘活,以及大众对乡村文化的共鸣增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被功能差异替代。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强调“两山”理念的价值内涵,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置于重要位置,以生态环境修复提升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随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随着城市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的转变,人们逐渐意识到乡村自身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价值,开始探索不同价值导向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各地乡村振兴计划陆续出台,多元行动者共同参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如江苏省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广东省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等。同时,国家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村容、村貌及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和社会群众的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基本落实,乡村治理格局初步形成。由此,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见成效,带动农村经济社会活力持续增强,“三生”功能协调融合,生态价值被置于乡村建设优先考虑的地位,乡村价值得到振兴重构。


1.2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趋势及其未来判断


从近二十年乡村建设的发展演变来看,乡村建设的基础逐渐夯实,城乡关系开始由对立走向等值融合,对乡村功能价值的挖掘更为多元,主要表现出三大特征(图1):一是乡村空间呈现宜居宜业协同化发展趋势。截至2022年,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清洁行动,乡村风貌整洁宜居;农业机械化运用程度整体超过72%,农业现代化高质量稳步发展;乡村居住环境全域综合改善,乡村就业、创业环境得到培育。二是乡村功能价值出现生态资本化趋势。乡村建设由原先的生产主义发展导向及物质空间整治提升,逐步转向多功能主义的多元融合与“生产、生活、生态”价值的全面复兴;乡村不再是城乡对立下边缘化的空间,其价值可从自然生态、特色文化、环境保护与历史遗产等方面进行挖掘。三是乡村治理结构转向内生模式。传统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会剥夺乡村发展的绝对话语权,造成乡村内部群体的失声,不利于乡村自生能力的培育。新时代,乡村建设应注重内外协调,转营建为运营,增强乡村韧性及保持可持续发展。土地制度逐步改革为乡村“资本—资产—资金”的流转提供契机,乡村振兴应转以村社为核心,构建自组织、自治理的多中心权利网络联系,关注内外组织结构优化,推动乡村适应性治理持续提升。


1.jpg

图1  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

Fig.1 The development phase and trend of Chinese rural construction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综上所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选择,既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家制定乡村政策的一脉相承,也反映出新发展阶段乡村建设亟须解决的重要难题。因此,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应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的宏观背景,持续推进“还权赋能”型工农城乡关系融合与资源要素市场改革,综合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着眼“三农”问题,着重解决城乡区域不平衡带来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构建生活幸福、乡风文明的“和美”新境界,实现乡村空间居业协同、生态资本价值展现、治理结构内外融合,将乡村建设成为城乡居民现代生活、生产重要的承载地。



02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的基本内涵与建设重点



2.1  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


2.1.1 宜居宜业的重要基石


受城镇化导向的发展观影响,近二十年来,中国乡村地区农民居住与就业选择的策略出现转变,从原先远距离务工,实现非农就业,到如今因县域城镇化,引发居业空间的拉近,农民的居住与就业呈现新的变化特征。在居住方面,乡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就业方面,乡村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特色产业得以培育,乡村旅游蓬勃兴起,电商平台等新经济模式在乡村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城市性消费文化与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农民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有所转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偏向于追求舒适、便利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因此,基于乡村人本化的发展导向,需要充分考虑农民居住和就业相协同的现实问题,宜居宜业作为乡村转型与振兴必不可少的环节,关系到农民居住与就业之间的结构化平衡,是实现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加强乡村宜居宜业维度建设,可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乡村地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从宜居方面看,宜居建设可以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增强乡村内部群体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乡村的环境品质、治理水平和乡风文明的提升,有助于树立乡村特有的自信,发挥自身的资源价值,为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乡村,促进城乡资源资本要素高效流动做好准备,从而推动城乡等值化有机融合。从宜业方面看,宜业建设可以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特色产业培育与旅游研学等手段,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同时,乡村宜业建设也可以增强农村居民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挖掘乡村优势资源,将资源转化为资产,促进多元产业的融合共生。因此,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居与宜业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共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以宜居宜业为建设基础,科学协调乡村的人居关系、产业关系、居业关系,是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2.1.2  “六和”的价值导向


“和美乡村”是对“美丽乡村”的继承与发展,其在“美”的基础上,更强调“和”的内在价值。“和”的本义与和谐、包容、协同等存在紧密联系,这也指明“和美乡村”建设不能仅将视角落在乡村自身层面,还应从更广阔的城乡区域范畴进行统筹思考。在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中,乡村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其内部结构错综复杂,与外部不同层级的区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相互渗透。因此,对“和美乡村”的解释,应从不同层级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的视角。向上,拓展到全球地带性;向下,聚焦细化到地方性。实现对乡村建设发展的综合分析,挖掘“和美乡村”建设的模式与规律。“和美乡村”建设的价值导向,应从技术、自然、城乡、社会、地域和关系六个方面综合考虑,从而推进宜居宜业乡村“协同体”打造(图2)。


2.jpg

图2  和美乡村之“六和”价值导向

Fig.2 The "six harmonies" value orientation of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六和”价值导向对“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技术相和。当前,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带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及社会空间虚拟化三大特征,影响了传统城乡空间关系与空间可达性的重塑。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的作用下,乡村能够进一步进行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从而在低密度发展场景中逐步实现“空间分散而要素融合”的高效发展新形式,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二是自然相和。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两山”理论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资本化驱动的发展模式关注生态资源生产、服务和调节等多元价值,有助于不同类型乡村多元效用的全面释放及乡村价值的全面凸显。三是城乡相和。随着城乡联系网络的加密扩大,区域内部的经济地理空间正在重塑,全域功能网络在城乡之间撑开,两者之间的互动互补不断加强,进一步推动城乡等值融合,促进城乡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促进区域融合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四是社会相和。乡村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农业、农村的建设发展关系到国家基本盘的稳定与现代化强国建设,应关注乡村的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强化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提高乡村的社会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五是地域相和。我国地域辽阔,乡村之间存在广泛的差异性,“和美乡村”建设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文化多样化和地方特色产业优质化发展。六是关系相和。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构建乡村社会结构基础。随着多元主体不断进入乡村,“纽带”逐渐拓展为更具多元性的社会资本,内部主体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为乡村发展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立足乡缘,盘活多元社会资本,提高乡村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繁荣。


2.1.3  “五美”的理想图景


“和美乡村”建设是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的战略性部署,其目标确定应立足现实定位,坚持“六和”价值导向,传承与创新美丽乡村的价值内涵。在充分考虑新时期乡村新特征和建设新重点的基础上,促进产业美、生活美、风情美、生境美、治理美这“五美”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价值全面振兴和推进全域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和美乡村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的继承和发展。“五美”共建应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强调产业、生活、风情、生境、治理五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图3)。


3.jpg

图3  和美乡村之“五美”理想图景

Fig.3  The "five beauties" ideal vision of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特点,涉及生产、生活和生态各个领域。“产业美”是乡村经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重点关注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有助于乡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能;“生活美”是乡村社会建设的根本需求,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通过提供更优质与更公平的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置,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村民平等地参与乡村建设,共同分享乡村振兴的成果;“风情美”是乡村价值展现与精神文化发扬的重要举措,通过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及历史遗产,转变思想观念与传承精神内涵,有助于增强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和谐乡村社会构建;“生境美”是乡村价值复兴与多功能转型的基本原则,关键在于保护和修复乡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品质,为绿色健康新业态提供可持续发展基础;“治理美”是基层政治建设和乡村适应性治理的重要保障,重点在于强化乡村治理能力和民主管理,优化组织建设与决策机制,推动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综上所述,和美乡村之“五美”互为表里,互通互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


2.2 “和美乡村”建设重点


2.2.1 建设逻辑推导


“和美乡村”建设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协同考虑,循序渐进地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图4)。


4.jpg

图4  和美乡村建设的逻辑推导

Fig.4 The logical deriv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1)居业协同


“和美乡村”建设应立足农民多元生产、生活需要,以居业协同为基础,统筹推进县域村镇居住社区、就业园区的协同发展。通过对人居空间整洁化、田园化,产业空间集约化、园区化,生态空间文明化、优美化,文化空间地域化、多样化的综合提升,实现组织集中化、产业园区化、土地集约化。


(2)人才集聚


“和美乡村”建设要针对现有乡镇系统中产业、就业、学业的业态结构进行调整,探索发挥企业与资本下乡、青壮农民工返乡、农家子弟学成回乡的“三乡”主体作用,形成乡村人才汇聚创新机制,为人才提供优质的宜居宜业空间。这需要加强乡村人才综合培养和引进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3)多元融合


“和美乡村”建设需要以“六和”价值的多元协调,作为建设行动的突破点,加强多级、多类政策的协调整合,促进各方面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充分协同,实现乡村全面发展和繁荣。


(4)综合整治


“和美乡村”建设需要针对土地、人口等生产要素的高速非农化、乡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用地严重空废化、乡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乡村地区深度贫困化五大“乡村病”进行精准施策,采取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加强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乡村土地流转、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强化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措施,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5)全域和美


“和美乡村”建设需要以“五美”融合的理想图景,作为其建设成效与目标评估标准。在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乡村生态恢复和保护,实现乡村社区和谐发展。


2.2.2 重点任务


乡村作为一个多元复合的人地关系系统,其内部任何子系统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子系统及乡村整体造成影响。同时,乡村与城市是紧密联系的命运共同体,乡村孕育了城市,城市辐射了乡村,其中任何一方均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随着城乡交互对流活动的加快,城乡密切联系的网络结构推动城乡融合体逐渐形成,乡村问题的解决,需要站在区域层面以城乡等值化视角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应关注经济、社会、环境、城乡融合多维视角,推进和美乡村可持续发展(图5、图6)。


5.jpg

图5  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Fig.5 Key tasks for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6.jpg

图6 “和美乡村”建设的基本维度

Fig.6 Basic dimens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1)经济建设维度


乡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重点关注乡村多元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在坚持推进农业强国战略和现代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建设农村产业园区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就业增收也是提振乡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可通过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推广乡村劳动力互助组织、开展乡村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支持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同时,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推进乡村企业发展等方式,促进乡村产业集聚效应综合发挥。


(2)环境建设维度


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是和美乡村展现外在美的重要前提,在挖掘乡村生态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充分盘活。通过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规则措施,加强乡村环境监管制度,优化乡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资源—资产—资本”的充分盘活。同时,通过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村庄建设与农房建设质量等措施,实现村庄建成环境综合质量提升。


(3)社会建设维度


乡村治理体系协调与完善是促进乡村适应性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从政府、市场、社会、村民等角度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乡村治理的组织和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意识和能力,稳步推进乡村治理提升及法制建设。同时,乡村精神文化阵地培育也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的重点任务,通过政府弘扬、集体搭建和村民共享,实现全域精神文明打造,加强乡村文化活动建设,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为各类活动进行文化赋能,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及影响力。


(4)城乡融合发展维度


城乡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要素配置合理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城乡经济互补发展,通过强镇引领和产业园区驱动,提高乡村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福利差距,通过均衡化配置与统筹供给,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资源要素配置合理,可以优化城乡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通过组织体系优化重构与城乡产权互动激励,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城乡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03

“和美乡村”建设的推进机制



3.1 “和美乡村”建设的作用机制


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要素重组的共同驱动下,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均发生了重大转变。乡村空间结构重塑往往由其背后多元行动者构建的关系网络相互作用与不断演化而来。不论是自上而下、项目导向的外源式建设模式,还是乡村内部主体积极参与共建的内源式建设模式,政府、市场和社会都是行动者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贡献了自身特殊的力量。“和美乡村”建设回归于乡村本身多元价值的挖掘与展现,应在内生性或外生性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内外融合发展的新内生发展道路。随着内外关系网络的进一步扩大,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呈现出新的关系,共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图7)。


7.jpg

图7  和美乡村建设的三元主体作用机制

Fig.7  The three main function mechanism for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3.1.1 政府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掌舵者”


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地方保障制度与设计引导机制,对“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在满足地方民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方的情况,提出特色发展目标并制定优质发展路径。在乡村经济方面,应加大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投入,推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乡村金融扶持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乡村社会方面,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乡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乡村环境方面,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实施乡村环境治理政策;在城乡关系方面,应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制度与城乡要素流通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乡村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乡村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1.2 市场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推动力


市场资本主动投资乡村建设是“和美乡村”建设启动与稳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乡村经济方面,市场为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乡村环境方面,市场借助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等方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乡村社会方面,市场以提供社会服务和设施配置为主,有助于乡村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提升;在城乡关系方面,资本的进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同时,面对数量庞大的乡村主体,市场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将因地制宜地挖掘不同乡村发展的可能。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村,市场可提供更多的投资、创业机会,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乡村,市场可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重点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总之,市场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外部动力,可以为乡村发展注能,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3.1.3 社会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内驱动


社会资本是促进乡村发展、提升乡村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的重要资源,其不仅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服务对象,同时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与保障其适应性治理提升的关键行动要素。在乡村经济方面,社会资本通过投资、捐赠、合作等为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技术转移、培训、咨询等为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市场拓展、品牌推广等为乡村建设提供市场支持,帮助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在乡村环境方面,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社会组织等作为载体,进行环保宣传,推广绿色低碳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在乡村社会方面,构建多元治理网络,实现价值导向的韧性治理,借由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推进文化软治理,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在城乡关系方面,内外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城乡交互融合,推动城乡共同发展,构建城乡双向交互的社会网络结构。


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三大重要主体,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并非孤立、割裂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推进新时代乡村建设。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政府引导并监督市场发展,市场则为政府提供经济支持;政府统筹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社会为前者提供群众支持和需求反馈;市场资本的注入为社会构建提供发展基础,而多元行动者积极的社会参与,也为市场发展提供了需求和反馈。在三元主体的共同作用下,考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与建设重点,新型村镇体系构建,应重点关注人才吸引、资金保障、土地流转、区域协调、生态保护这五个方面的优化升级,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3.2“和美乡村”建设的体制制度创新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化、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稳扎稳打、稳步推进,要做好乡村各要素协调发展的组织体制创新、运作体制改革和保障制度优化(图8),尊重乡村发展建设的客观规律。


8.jpg

图8  和美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Fig.8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首先,组织体制创新方面,“和美乡村”建设应推进政策下传与实施反馈的有效对接。以五级书记协调推进的领导责任制为基础,构建多级“和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通过明确各级政府的任务与严格的选拔考核,实现建设任务的层层落实。强化中央与县级两头指挥功能,支持乡村基层组织任务落实能力,连接顶层目标设计与地方建设实施全过程,保证事权与财权同步落实。同时,在借鉴浙江省生态文明实践模式的基础上,推动上级与地方双向约束,刚性指标与弹性治理共建、共享的“和美乡村”创建类规划,形成一套层级化、系统化的自我约束与调整制度体制,推动全域和美乡村宜居宜业打造。


其次,运作体制改革方面,为实现“六和”价值导向,推进乡村“五美”发展,加快涉及经济、社会、资源与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的运行体制更新。积极调整土地管理与流通机制,鼓励城乡市场要素投入,优化城乡区域协调机制。“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人、地、业、钱、财是发展建设的关键。加快乡村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乡钱县管”的财税体制和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货币补偿的乡村居民安置方式,将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紧密挂钩,解决入城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多元主体、健康持续的乡村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激活城乡要素市场对流,促进生态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为“和美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动态运行机制。


最后,保障制度优化方面,有效的制度保障有助于“和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应考虑乡村内外多元群体的居住、就业及社会参与等诉求。在健全外来人才、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可以考虑建立包含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内容的统一化社会保险制度;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可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乡村人才的待遇,扩大其发展空间;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可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享受制度,包括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提高乡村教育水平、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等;在构建多层次、网络化治理体系方面,可通过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来优化组织治理。



04

结语



立足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面对乡村空间、要素与结构转型重构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应对乡村建设和发展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选择,它承载了促进乡村空间环境居业协同化、实现乡村功能价值生态资本化、推动乡村治理结构内生化的时代新命题。乡村建设是一个关系到功能融合、组织建设、体系优化、学习创新的复杂行动,其韧性提升依赖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协调,以及行动关系网络的构建。在科学认识“和美乡村”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问题出发,厘清其建设发展的逻辑框架,梳理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发展建设的多维任务,识别其多元作用机制,就其推进体制机制等内容进行探讨,有助于保障乡村韧性强化与适应性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乡村发展的总目标,也呈现出强烈的过程属性与能动特征。如果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层次把握,那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就是为新阶段指明具体的行动方向。然而,考虑到现实乡村广泛存在的异质性与内部隐性的冲突矛盾,要实现乡村和美价值的综合展现,仍需大量的在地实践,跳出单一物质建设的思想囹圄,实现乡村建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价值的相互融合,回归中华传统哲学的“和为贵”思想,培育保留农味乡韵的新乡村。


6期封面.jpg

微信底部名片-修改-2.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