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首页 最新文章 协作导向下成渝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比较与规划策略研究

协作导向下成渝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比较与规划策略研究

2024-01-17

摘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分工与协作是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产业结构分析和产品空间分析方法,梳理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特征与潜力,结合国家和地方两级战略对两地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综合辨析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产业协作的难点与可能性,探讨相关规划策略。研究发现,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制造业同质化发展特征明显,直接进行产业协作的难度较大,但可将产业链向成渝中部城市延伸,培育为两地提供配套的生产基地,从而提升区域的产业协作水平与生产效率。

作   者

赵万民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监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分会主任

熊   猛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方辰昊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


成渝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理位置重要,区域内资源丰富,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简称《纲要》),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简称“成渝经济圈”)以成渝双城为核心,“提升双城发展能级……围绕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培育现代化都市圈,并强化双圈互动……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格局”。


在此背景下,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关于成渝城市群空间格局的研究,包括采用灯光数据、遥感数据研究成渝城市群的建成区拓展和城市规模体系;采用人口、GDP、工业产值等经济社会属性数据,利用手机信令、企业关联、企业投资、专利合作、科技协作文件等联系或流数据,从经济社会视角研究城镇群的空间结构。这些研究为较全面地认知成渝城市群的现状空间格局奠定基础。相比之下,关于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研究热度则明显较低。从既有研究看,研究空间结构的较多,对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协作发展规划策略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尚不足以为《纲要》提出的“强化区域中心城市互动”“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格局”提供足够的科学支撑。


综上,本文以成都市(行政区划范围)与重庆主城都市区为研究范围,基于《纲要》提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定位,聚焦制造业发展,利用产业结构分析和产品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特征与潜力,结合国家与地方的发展战略要求,探讨促进两地产业协作的规划策略。



0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成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微观经济数据查询系统。统计年鉴数据包含各制造业类型的增加值数据,可用于分析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发展情况。中国微观经济数据查询系统收录了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包括企业所在城市、所属工业类型和平均从业人员数量等,可据此建构577个制造业类型在345个城市的优势产业时空共现矩阵与产品空间底图。统计年鉴数据与工业企业数据的时间跨度分别为2000—2021年和1996—2015年,本研究时间范围综合确定为2000—2020年。


1.2  产业结构分析方法


本文对制造业的分析旨在比较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承担国家战略的情况,分析其在我国制造业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地位,进而提出两地制造业发展协作的策略。首先,按照国家及地方战略的要求对产业类型进行归并和分析,确定十类产业:食品、纺织与服装、轻工业、建材、冶金、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医药;其次,利用“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分析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制造业发展情况。


1.3  产品空间分析方法


产品空间是一个以复杂网络方法研究产品(产业)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产品(产业)关系的相关理论认为,各类产业因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依赖于其他产品的基础设施、知识、技术和专业技能等而存在关联性。传统理论通过分析生产所需的要素、技术、制度等诸多因素来确定产业间的联系,因为因素众多、机理复杂,导致实践中的操作性存在局限。产品空间理论则不同,其核心假设是:如果两个产品(产业)在某一国家或城市作为优势产品(产业)共同出现的频率越高,那么这两个产品(产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就越紧密,可据此建立起产品(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这一方法在分析产品(产业)联系、经济体的产品(产业)演化路径、经济体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被运用于国际贸易比较、省区产业结构等不同尺度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其在城市尺度也有较好适用性。据此,本文将基于这一方法,分析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在我国制造业体系中的角色与地位。


1.3.1 产品空间底图建构


本文以产业数据代替产品数据构建产品空间底图。关于优势产业的识别方法,既有研究表明,采用区位商大于1的方法识别优势产业并不准确。因此,本文参考计算标准区位商并利用Bootstrap抽样确定阈值的方法确定优势产业。此外,不同于大多数研究关注经济体自身的发展情况,本文关注的是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在我国制造业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地位。因此,将“占全国的比重大于1%”也作为优势产业识别的标准。具体的优势产业识别流程如下:第一,分年计算各城市各产业的区位商(LQ);第二,对LQ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区位商(SLQ);第三,用Bootstrap对各行业的SLQ进行1000次有放回的抽样,从每个抽样样本中提取第75分位数,作为各产业的SLQ阈值;第四,分年计算各城市各产业在全国的比重;第五,将SLQ高于阈值或占全国比重大于1%的产业识别为该城市的优势产业。


本文采用市级优势产业的时空共现构建产业关联矩阵。一方面,这与本文的研究尺度一致;另一方面,地理邻近是产品关联的重要因素,产业间的交流更容易发生在市级尺度上。计算优势产业在城市时空共现的最小条件概率公式如下:


1.png


式中,i与j代表产业类型,φij 代表优势产业时空共现的最小条件概率,即产业i与产业j同时在某城市为优势产业的最小条件概率,最终得到577×577的产业关联矩阵,以此构建产品空间底图。


1.3.2 城市产业特征提取


(1)多样性和独特性分析


伊达尔戈(Hidalgo)等提出在“城市—产品”二模网络中测度城市和产品节点(Nodes)特征的方法,公式如下:

2.jpg

                                                                     

式中,c代表城市,p代表成品,N代表迭代计算次数,Mcp代表“城市—产业”矩阵。当p是城市c的优势产业时,Mcp=1,否则Mcp=0。当N≥1时,Kc, N和Kp, N分别代表测度第N次迭代计算的城市特征指标与产品特征指标。Kc,0和Kp,0的计算公式如下:


3.jpg


式中,Kc,0和Kp,0分别代表某城市优势产业的多样性程度(城市拥有的优势产业总数)和某优势产业的独特性(该产业为优势产业的城市数)。对于城市而言,Kc,N的迭代次数为偶数时(Kc, 0,Kc,2,Kc,4,…),反映城市优势产业的多样性;Kc,N的迭代次数为奇数时(Kc,1,Kc,3,Kc,5,…),反映城市优势产业的独特性。本文以Kc,0和Kc,1测度城市优势产业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潜在优势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计算


城市能否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取决于该产业与既有优势产业在基础设施、技术积累、制度、文化等需求上的相似性(或称邻近度)。产品密度指潜在优势产业与城市目前优势产业的平均邻近度,某潜在优势产业与现有优势产业的邻近度越高,说明该产业与城市既有优势产业的关联性越强,其未来发展成为优势产业的概率也就越高。产品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4.jpg

式中,c代表城市,t代表时点,i、j代表产业类型,ωc, i, t 代表产品密度, φij代表i、j两类产业共现的最小条件概率。



02   

成渝制造业发展的历程、特征与潜力



2.1  成都市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图 1)两地相距300余千米,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区域,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相似性。2000—2020年,两地GDP发展趋势相似(图2);2000—2015年,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发展趋势接近(图3);2022年,两地的常住人口、城镇常住人口与城镇化率也相当接近(表 1)。


5.jpg

图1  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空间位置与城市建成区示意

Fig.1  The spatial position and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built-up areas of Chengdu and the main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资料来源:笔者基于Arcmap的Basemap数据改绘


6.jpg

图2  2000—2020年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GDP

Fig.2  The GDP of Chengdu and the main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from 2000 to 2020

注:图中的成都、重庆分别指代成都市和重庆主城都市区,后图同。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成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数据计算绘制


7.jpg

图3  2000—2020年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比较

Fig.3 Comparison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Chengdu and the main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成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数据计算绘制


8.jpg

表1  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基本情况(2022年)

Tab.1 Overview of Chengdu and the main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2022)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成都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数据整理


2.2  成渝制造业占全国比重的特征与变化趋势


2000年时,成都市的电子信息、建材、视频、轻工业、化工与医药、机械等多项产业占全国的比重达1%以上,而重庆主城都市区仅有冶金、建材和机械产业占全国的比重高于1%。其中,机械产业的比重达2.5%以上,是我国重要的机械生产基地。


2000—2020年,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各项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发生显著变化(图4),分产业类型来看,两地的变化趋势既有差异性也有相似性。其中,最突出的差异是成都市食品、轻工业、化工与医药等产业占比不断下降,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同类产业占比不断上升。在其他产业的变化趋势上,两地表现出相似性,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大幅提升,机械(含汽车)产业占全国的比重总体下降,其相对重要性有所减弱。总体而言,重庆主城都市区产业呈现从专精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而成都市则相反。


9.jpg

图4  2000—2020年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各产业占全国的比重

Fig.4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es in Chengdu and the main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20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成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计算绘制


2020年时,成都市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电子信息工业和机械(含汽车)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均较高,肩负较强的生产职能,同时承担建材、食品、轻工业、化工与医药生产等职能。与2000年相比,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职能的相似性明显提高。


2.3  成渝制造业在我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特征与变化趋势


计算结果显示(图5),2000—2015年,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都是产业多样性和产业独特性水平较高的城市,在我国制造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0年以来,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发展与我国其他城市间的相对位置有一定变化。在多样性方面,两地在2000—201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至2015年时,已明显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水平。在独特性方面,重庆主城都市区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成都市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时,成都市在全国排名第六(排除图中左上区域)。两者比较,重庆主城都市区在2000—2015年更偏于向多样性发展,但在2015年的多样性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的重要城市还存在差距;成都市在2000—2015年偏向于独特性发展,至2020年时,其产业独特性水平仅次于上海市和广州市,处于第二梯队


10.jpg

图5  2000—2015年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产业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变化趋势

Fig.5 Changing trends of industrial diversity and uniqueness in Chengdu and the main urban areas of Chongqing from 2000 to 2015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微观经济查询系统的工业数据计算绘制


2.4  成渝制造业的发展潜力


计算结果显示(图6),重庆主城都市区各项潜在优势产业的邻近度均高于成都市,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得益于更多样化的产业结构,重庆主城都市区扩展制造业优势产业的潜力高于成都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判断是否成立,还需结合现实情况作进一步辨析。前文的分析表明,成都市在2000年至2020年经历制造业多样性下降、独特性上升的过程,但如果这是成都市向周边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的主动战略选择结果,并与周边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协作关系,那么其实际的产业升级潜力会高于这一计算结果所体现的水平。


11.jpg

图6  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潜在优势产业的邻近度频率分布

Fig.6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proximity of potenti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n Chengdu and the main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微观经济查询系统的工业数据计算绘制


2.5  小结


2000年时,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的结构差异较大,但经过20年的发展,两地制造业结构的相似度不断提高。至2020年时,两地均以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为主要支柱产业,食品、纺织、轻工业、建材等产业规模也较为接近,具有较为明显的同质化特征。在制造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方面,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水平在我国地级市、副省级市和直辖市中的排名靠前。两者相比,重庆主城都市区更偏向于多样性发展路线,成都市更偏向于独特性的高端发展路线。但从制造业发展潜力来看,重庆主城都市区潜在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更大,具有向高端产业转型的潜力,地方政府也必然有谋求高端产业发展的动力。综合而言,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同质化发展的情况较为明显,给两地的制造业协作发展带来较大难度。



03

成渝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与产业协作的规划策略探讨



在明确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发展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厘清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对两地制造业的发展定位,进而探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


3.1  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的要求


国家战略要求方面,《纲要》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培育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并要求“优势产业区域内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效率大幅提升,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呈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雏形”(表2)。但《纲要》并未指出成渝主城之间以及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之间如何分工,对各类产业发展的要求都是“共建”;差异性内容仅仅是在主城能级提升部分中对成都的产业定位略高于重庆,具体表现为对成都主城提出了“提升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构建创新体系”“打造科技中心”等内容,而对重庆主城的要求则不涉及这些内容。


12.jpg

表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针对经济圈的产业协作指引

Tab.2  Industry collaboration guidelines in the Planning Outlin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整理


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地方战略方面,2000年以来,两地历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关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定位,相似性不断提高。从最新的“十四五”规划和“都市圈发展规划”看,两地规划发展的产业类型及价值区段都基本一致,也与《纲要》中的产业发展要求具有一致性(表3)。


13.jpg

表3  成都市和重庆市各自发展战略中对产业发展的指引

Tab.3 Guideline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engdu and Chongqing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重庆市、成都市“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整理


总体而言,国家战略虽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的产业集群类型,但并未指明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具体分工,仅仅是强调成都市在科技、创新、高端等方面的内容;而地方战略对各自制造业发展的指引具有较高的同质性。


3.2  产业协作的难点与可能性


从发展目标来看,《纲要》对成渝经济圈制造业发展的要求是“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使区域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效率大幅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分工明确,也需要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之间的产业协作。前述分析表明,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产业结构类似、价值区段接近、发展战略雷同。因此,两地之间不仅难以形成梯度分工结构,还可能因较远的运输距离和分属不同行政区的掣肘而制约制造业的相互配套水平,导致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相关产业在两地分别布局又会影响技术溢出,这些都将不利于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制约生产效率的提升。


较为同质化的产业结构,给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直接协作带来困难,但也为区域协作提供可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位于成渝中间位置的城市规模较小(有研究称“中部塌陷”),部分研究认为,这不符合理论中的“理想”城市规模结构,因此提出中部城市规模提升策略。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策略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不应是基于理论描述的城市规模结构比对,而应是基于内在机理,判断能否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运行效率(生产效率是其中的重要维度)。相较于差异化的产业结构,较为同质化的产业结构更适合成渝中部城市融入区域的产业协作,提升城市规模并提升区域生产效率。原因在于,不同技术水平与价值区段的生产环节,往往会在“中心—半中心—外围”地区呈梯度分布。成渝中部城市是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共同的外围地区,在制造业结构同质化情况下,若将较低技术水平同时也是较低价值区段的生产环节共同布局于此,同时为两地提供生产配套,则有望提升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从而为提升成渝中部城市规模、区域分工协作水平与生产效率提供支撑。


3.3  促进产业协作的规划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在成渝两地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应深入研究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既有产业、生产环节的区位需求,以及成渝中部各城市空间的现实情况与发展潜力,综合确定成渝中部城市适宜发展制造业行业类型、生产环节及合理规模,以此确定成渝中部地区重点发展的城市,并通过赋予产业转移促进政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信息平台建设,探索跨行政区的收益共享机制等措施来支撑其发展,从而为提升成渝经济圈的整体分工协作水平提供支撑。


3.3.1 科学确定可转移的分工环节与规模


通过成渝中部城市崛起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分工协作水平,首先需要确定能够在成渝中部发展的制造业分工环节与规模。对此,应基于产业区位的既有研究成果,开展本地企业调研,了解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各主要产业实施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费、信息交流需求、区域产业链长短等生产性因素,各分工环节的工资水平与职工的居住品质要求等生活性因素;准确判断哪些产业类型及生产环节具有向成渝中部城市转移的可能性,并测算可能转移的规模。


3.3.2 确定重点城市,给予政策支撑


在当前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减弱、发展质量要求更高的宏观背景下,投资效率提升与地方债务风险可控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应当集中发展条件最为适宜的重点城市。具体而言,应基于前述企业生产环节的空间需求情况,深入分析南充、内江、遂宁和潼南等成渝中部城市的发展条件,综合确定发展条件最为适宜的城市;通过赋予产业转移优惠政策等方式促进产业转移,做大城市规模,提升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与区域分工协作效率。


3.3.3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协作信息平台,探索跨行政区的收益共享机制


为支撑产业转移与成渝中部重点城市的发展,还应进一步加强成渝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协作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降低区域内的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此外,针对产业转移的行政掣肘,还需要政府探索成渝两地产业共同转移后“成都—重庆—成渝中间城市”三者间的收益共享机制。



04

结论与展望



本文比较了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在2000—2020年制造业发展的历程、特征与潜力,分析国家和地方战略对两地制造业的发展定位,发现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的结构和发展潜力具有相似性,战略定位雷同,呈现较明显的同质化发展特征。这给两地直接的产业协作带来很大难度,但在区域尺度具有实现产业协作的可能。具体而言,若将产业链向成渝中部城市延伸,有望使其成为同时向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提供配套的产业基地,从而提升区域分工协作水平。为此,四川省与重庆市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仔细研究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既有产业链延伸的区位需求与两地的现状空间条件,合理确定成渝中部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的城市及其规模,给予促进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成渝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协作信息平台,尝试探索产业转移后行政区之间的收益共享机制,从而促进产业布局向成渝中部城市延伸,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分工协作水平与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规划策略探讨主要以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结果为基础,在广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还需继续深入与完善。 

封面.jpg


图联.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