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首页 最新文章 成都东部新区乡村景观“低干预”设计实践研究

成都东部新区乡村景观“低干预”设计实践研究

2024-06-07

摘要
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及乡村振兴样板区的背景下,成都市乡村区域的建设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的高速发展对乡村区域的生态本底、文化资源和景观风貌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冲击与影响。文章基于成都东部新区近年的设计实践,提出乡村景观“低干预”设计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不同强度的“低干预”设计方法,定义“低干预”设计的概念,以期更好地落实公园城市理念在乡村的运用,也为其他区域的乡村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作   者

罗   捷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四院副院长

黄川壑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罗   婧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四院设计师

段   瑜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生管部副部长






01

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1.1  公园城市语境下的乡村景观设计


2020年10月24日,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正式发布,从“生态、人居、经济、文化、治理”五大方面支撑起公园城市的核心价值体系。2022年5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核心功能。可以说,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振兴离不开城市参与,公园城市理念也需要在乡村表达,这样才能实现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及乡村振兴成都样板的终极目标。成都市在全面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目标指引下,需要进一步探索公园城市理念在乡村区域的表达,以期为广大乡村区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1.2  成都东部新区乡村景观面临的挑战


东部新区城镇扩展边界内外存在大量的乡村郊野区域,展现了原真的乡土文化图景,也是区域重要的生态板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乡村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广阔的乡村区域中散布着大量的村镇,且这些村镇长期以点状方式无序生长、蔓延,对现状生态造成的影响一天天加剧;另一方面,在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与东部新区高定位、高标准的快速发展推动下,城市向乡村渗透,前所未有的乡村建设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缺少乡村建设理论和方法体系指导,大多数乡村都有着城市建设的影子。如果不能对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管控,乡村景观将遭受严重的破坏。


在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与乡村振兴样板区的背景下,本文选用近年几个较为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以经验总结与方法论总结,指引东部新区乡村区域未来有序发展,也为其他区域的乡村设计提供借鉴。


1.3  乡村景观的“低干预”设计方法


1.3.1 “低干预”设计的必要性


国内学界对乡村设计进行了大量研究,关注点包括乡村生态修复、乡村文化复兴、乡村产业融入等,也有诸多设计师投身于乡村设计的浪潮。然而,乡村建设实践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在生态修复方面,部分实践存在审美误区,过度设计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而导致乡土景观呈现出过度人工化的风貌;在文化复兴方面,部分实践存在对文化的错误解读与不准确表达,产生不伦不类的设计成果,乡土建筑“乱穿衣、乱戴帽”的情况时有发生,原有的乡土风貌消失殆尽;在产业融入方面,大量非农业生产活动的植入,使得农民、农村、土地三者合一的生活状态被改变,原有的乡村格局发生异化,原本的人地关系不复存在。


面对诸多用力过猛的设计建设现状,部分学者开始反思,提出要通过管控设计强度来保护乡土的原真状态。李君洁、罗德胤针对历史文化名村类传统村落提出“弱景观”的设计理念,从整治设计、改造设计、引入适度设计三个方面,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乡土风貌营造提出设计指引。董丽、张宇提出将“低废弃、低干预、低建造”与“低维护”策略分别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场地处理、开发、建造与维护阶段。其中,“低干预”策略强调最低的介入深度与广度,产生最少的开发影响,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吴斐琼、周珂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角度,提出通过政府监督指导村庄规划管理自治、非政治功利性建设村庄和克制的规划设计三条途径,实现最少干预的规划。


相较于国内,国外对于如何管控乡村景观设计强度,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方法理论。20世纪至今,英国乡村景观经历了美学时期、生产时期、消费时期、多元化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以保护乡村景观为目的,固本溯源,追求自下而上的发展,寻求调节社会矛盾,适应生产、生态与人们消费需求的必要型景观,并提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了相对较低的人为设计强度与建设发展速度。日本通过《村落地区整治建设法》《森林法》《文化财保护法》《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引导乡村建设形态,使乡村建设有法可依,且乡村建设的组织形式以村民为主体;这种自下而上的规划设计逻辑能够保证以村民需求为出发点,避免过度设计,因此,能更好地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塑造居民的精神家园。


作为与建筑互为依存的景观空间,包含更加广泛的山、水、林、田、湖等元素,它们是国土空间的底图,也是构成乡土人文语境的要素。以必要的手段对其进行限定,可以更好地维护乡村独特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保护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生活景观,探寻人与自然共生的活动模式。因此,以“低干预”设计的理念引导设计,在规划设计之初对其进行统筹考虑,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设计强度,不仅能保护乡土景观的生态原真性,也能更好地表达乡村的在地特色文化,发展乡村的特色产业。


1.3.2  “低干预”设计的三个维度


“低干预”设计方法并不是指不设计或少设计,而是指在乡村区域要通过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思路来控制设计强度,减弱因设计表现出的“类城市”痕迹。对于如何在乡村设计中落实“低干预”设计理念,笔者分析了多个不同的设计项目,结合设计阶段的经验总结与建设后的成果进行反思,尝试将“低干预”设计方法概括为保护设计、改造设计及限定设计三个维度。保护设计指通过强化保护的方法,设计成果和原生乡土风貌保持高度协调;改造设计指通过适度改造,使设计对象焕然一新,相比于设计前,可能对乡土生态、地域文化的表达显得更加纯粹;限定设计指通过具有前瞻性的限定设计,保障乡土景观可持续发展,保持有序的有机更新。



02

保护设计——保护为主,整治为辅



2.1  保护的定义与出发点


保护设计重在“保护”。乡村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处关系,具有文化、历史和生态价值,保护的目的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因此,设计介入强度应该控制在最低,确保设计前后状态无差别。乡村区域内主要为农业生产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三区三线”保护规定,仅允许布置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的人为活动,如原住居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活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适度参观旅游和相关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等。乡村设计的初衷也是为解决问题或满足发展的需求。长久以来,由于乡村缺乏管控,设计的“随意性”极强,不仅打生态保护红线的“擦边球”,采用的方法、材料等也时常与乡村格格不入,这种随意性很容易造成工作反复和资源浪费,并对现状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2.2  尊重现状的保护设计


笔者参与的丹景山游道项目正是需要使用“保护”理念进行低干预设计的案例。东部新区丹景台景区现已成为网红旅游点,人流量增加,现有人车混行的上山路已不能满足旅游需求。在现有路径附近修建一条游步道来补充景区慢行上山路迫在眉睫。通过设计满足旅游配套需要,同时降低对自然风貌的影响,是项目设计的关键。


要在乡村区域内修建功能性通道,必将穿过遍布的永久基本农田、林地、旱地、园地等斑块,线路的走向、规模必须严格控制。为避免对沿线斑块造成过多影响,需要依托现状村道、机耕道及田间道等现状路,建设形成两级通道。首先,基于不改线路、不改宽度、只改面层的原则,改造现状村道,满足非机动车游客群体上山的需求。同时,提出游客总量限定,鼓励游客集中在山脚停车并乘坐电瓶车上山。其次,充分利用现状田间道与机耕道形成登山步道,宽度限定在1.5~1.8m。设计选线是工作重点,需要基于自然地形、地质条件及对沿线各种斑块可能造成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考量,以原地形地貌、生态基底改变程度及人行体验为出发点,以3种选线方案中线路长度、生态影响率、土方量、工程投资等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推导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即选线3(图1、表1)。


1.jpg


图1  选线方案的对比分析图

Fig.1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route selection option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jpg


表1  选线影响因子分析

Tab.1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route selection

注:生态影响率指路径穿越沿线生态斑块后需进行恢复的面积占斑块总面积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工程建设必然会对现状风貌造成破坏,因此需要着重考虑如何将这种破坏降到最低以保护原生风貌。铺设非机动车上山路,必然需要对现状岩土质与地形进行整理。借鉴业界先进经验,针对不同岩土质边坡采用先进的生态防护对策,尽可能平衡工程建设与生态修复的关系,尽量将工程化痕迹降到最低,以保持原生乡土生态风貌。铺设步行道,首先选线要避开各种斑块,其次采用低影响的施工方法,如清理表层土后的石质层可直接成为步道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乡土石材进行铺设。步道沿线应采用原生植物对农田、林地斑块进行修复。这样的设计方法需要周密的对比分析,从而找出对现状乡村景观本底影响最小的解决方案(图2、图3)。


3.jpg


图2  依托于现有乡道形成的风景道

Fig.2  The scenic road form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village road 

资料来源:笔者拍摄


4.jpg


图3  低影响、低投资的工程处理措施

Fig.3 Low impact and low investment engineering treatment measures

资料来源:笔者拍摄


乡村中以点状、线状、局部面状空间嵌入的项目,都适合基于保护理念进行设计。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与科学分析厘清场地的原生生态状况,严格遵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不可突破的原则控制工程设计与建设体量;其次,尽可能利用现状既有空间进行微改造,以满足功能需求,对每一厘米建设都需要思考清楚;最后,严格基于保护原生状态的原则,对工程设计建设后可能造成的破坏进行恢复,每一种植物、每一种材料的运用都要有据可依,且应基于多个设计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寻求设计的最优解。



03

改造设计—适度改造,强化优势



3.1  改造的定义与出发点 


“改造”必然改变前后的状态,需要控制改变的程度。近年来,在国家顶层战略的号召下,乡村处在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各地乡村积极主动地发掘生态、文化、产业等资源来激发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许多乡村因此得到较好的改造,焕发新的风采。如何找到正确的改造路径通常是乡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正如学者渠岩所说,“大量乡村实践充斥着设计师的自我表达和主观臆造”,改造过程经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改造设计的“过度化”,一味追求网红及功能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过度设计,导致原生乡土环境、地域文化等遭到破坏,失去了乡村本来的气质;二是改造设计的“不可持续性”,设计成果不是设计完、建设完即终点,而应通过跟踪调查分析,对设计成果进行论证。因此,理想化的改造应是外在形式与内在功能的有机结合,在不影响现有景观资源空间秩序和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对乡村景观中的特色资源做一定的观赏性提升,通过改造,利用乡村优势资源,实现乡村景观的有机更新。


3.2  适度改造赋予新的功能


如何对乡村既有资源进行理想化改造,是项目前期应反复思考的问题。权衡可能的定位、路线,辩证地分析可能的结果,追踪分析设计完成后一段时期的成果数据,进行反馈验证,最终取得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与提升。三鱼萌狮文化村是一个改造村,起初位于天府国际机场噪声影响范围内,要扭转这一劣势并谋求新的发展出路,必须适度改造并赋予其新生命。


第一,生态资源是三鱼萌狮文化村改造的基础。村内多处山体属于典型的浅丘,高度20~45m,且分布相对独立,紧邻机场跑道的两处山体是全村的制高点。因机场建设限高要求对临机场跑道的两处山体进行削坡处理,虽然满足了限高要求但也造成山顶林地的斑秃。改造设计中,山顶限高1m,否定了恢复林地的思路,紧邻机场跑道的地理位置成为破题关键。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将其改造为星空观景台,观日月星辰、飞机起降,成为荒坡改造的最优解。这样的改造不仅治理了荒坡,也赋予场地新的功能(图4)。


5.jpg


图4  削坡山体功能改造后的观景平台

Fig.4 The viewing platform after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slope cutting mountain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三渔村处于机场跑道外的一处凹地,机场排洪渠与村内的毛家河连通,兼顾排洪功能与工程河道风貌是设计考虑的重点。基于乡村风貌和谐度的需求,设计首先排除硬质渠道的工程方法,转而采用顺应地形、因势利导的原则进行排洪渠选线,并采用生态工法处理渠道驳岸,使之和谐地融入现状环境。通过改造的排洪渠,不仅能满足功能需求,还实现了灰色设施的隐形化(图5)。由于排洪渠途径地形高差较大,局部段落运用跌水湿地方式滞水,且部分水体还被运用于打造水乐园游憩场景,实现水元素的价值转换。


6.jpg


图5  雨水的景观功能叠加,灰色设施的弱设计

Fig.5 The integration of rainwater landscape functions and soft design of grey facilitie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原住民因噪声影响不得不搬迁,村内多处乡土民居因而处于废弃状态,如何对其修复再利用是设计需要面对的问题。团队没有将之直接拆除并修建新的游憩建筑,而是根据转型后三渔村的功能需求,选择特色点位,基于原来的布局并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性改造设计。如百年夯土大院陶家大院,设计维持了建筑院落背山面水的总体格局,结合新时期的功能需求,改造内部房间布局,优化结构形式,翻新屋顶,并利用加高空间增加采光,同时保留夯土墙特色(图6)。适度改造后的陶家大院不仅延续了夯土大院的乡土风貌,也为后期旅游业态的植入提供了空间与条件。


7.jpg


图6  改造前后的乡土民居

Fig.6 The vernacular building before and after rehabilitation

资料来源:笔者拍摄


第二,汉代三鱼同首石刻、清代石狮、汪家山石刻三处历史文物,成为三渔村以文化复兴为名片的基础。团队先对最重要的清代石狮及汪家山石刻两处文物所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由于石狮处于露天状态,采用构筑物进行围挡,以避免游客直接触碰;而汪家山石刻处于一座濒临坍塌的砖混构筑物中,且石像表面的彩绘也长时间遭受湿气侵蚀。因此,设计团队果断对现有危房进行拆除,采用木质构筑物进行遮蔽保护,这样既能保护文物避免湿气侵蚀,又能更好地供游客参观(图7)。


8.jpg

图7 改造修复后的萌狮石窟

Fig.7 The stone lion grottoes after restoration

资料来源:笔者拍摄


基于物质文化遗产,对在地文化故事进行适度创作升华。唐代,简州首个状元王归璞在其诗作《题白马院》中描绘的场景恰好与三渔村的格局相似,这一巧合成为创作的基础。根据诗句意境在村中增设唐风状元亭、鱼跃龙门、许愿池等状元文化的祈福场景,将文化与文物有机融合,打造一条特色文化游憩线路与场景(图8)。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的创新演绎,赋予物质空间精神层面的内涵,创造联系古今的乡村文化景观。


9.jpg


图8  鱼跃龙门的祈福场景

Fig.8 The blessing scene of Yuyuelongmen 

资料来源:笔者拍摄


第三,适合本地的产业植入成为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生态环境修复与文化场景营造都为文旅IP的构建创造了条件。项目策划多种活动,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游览需求。修复后的陶家大院可看展陈、演出,生态田园可以参与露天音乐节、体验农夫集市,主题活动区可以体验智慧游戏设施。同时,为扩大宣传,围绕文化遗产创作特色IP,并运用于周边文创产品推广。这对营造特色文旅品牌形象、扩大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图9)。


10.jpg


图9 状元祈福袋、农产品创意包装等相关周边文创设计

Fig.9 Agricultural products packaging design and related peripheral creative design

资料来源:笔者设计


第四,创新的设计追踪反馈机制。三渔村的设计团队在完成设计后联合主管部门,对村内的后续运营、村民的生产生活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研究。由于三渔村的成功,吸引了诸多乡民回村发展,他们均服务于旅游配套产业,收入比外出打工有所提升。且村内制定培训机制,开展定期培训,保证运营所需。通过设计吸引更多对乡村有情怀的人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图10)。


11.jpg

图10  设计效果反馈机制

Fig.10  Design an effect feedback mechanism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三渔村以“农旅结合、以旅促农、农旅互动”为改造思路,依托现有生态环境资源、乡村历史文化底蕴及空港资源,不仅为公园城市打造了一个文化体验村,也为东部新区的文化旅游塑造出一张崭新的名片。三渔村是一个起点,将带动乡村旅游从点到线,再成片、成圈、成网、成体系,最终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日常化的旅游需求。为以后东部新区构造全域旅游系统打开第一扇门。今后不同的村落都需要挖掘特色资源,通过主管部门的配合进行创造性改造,联动一产、三产发展,为村落谋求新出路。



04

限定设计——限定总量,管控强度



4.1  限定的定义与出发点

  

“限定”顾名思义即限制,一方面指在项目前端限制设计总量;另一方面指限制设计强度,限制正是为了平衡当下争先涌入乡村的注意力、资金、项目等。因此,设计要体现前瞻性、计划性与时序性,不能一味强调速度和力度。成都是农家游的发源地,乡村区域及城乡结合区域的乡村建设项目层出不穷,但也良莠不齐,造成无序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设计的“短视化”。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建设思路不清晰,更多是“打地鼠式”的建设模式,哪儿有想法就开发哪儿,设计无法从宏观层面考虑更长远可持续的设计方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设计的反复。二是设计的“奢侈化”。由于没有明确的管控框架,建设体量和建设空间存在不确定,如果资本充足,则设计形式大、多、杂,不考虑现状,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4.2  限定设计总量与设计强度


三岔湖是成都东部新区的核心生态资源,未来将是东部新区“西乡东城”空间布局的重要过渡区,现阶段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图11)。未来城市将基于湖区生态保护与滨水乡村公园场景营造逐渐实现,主要承担生态保护、景观游憩、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体育运动等功能。后疫情时代,“近郊游”逐渐兴起,面对日益增多的开发群体和潜在的消费群体,为控制环湖区域的有序发展,避免过度建设开发,需要针对现有情况与功能需求进行限定设计。


12.jpg


图11  西乡东城的三岔湖规划格局

Fig.11 The planning pattern of Sancha Lake with rural areas to the west and urban areas to the east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三岔湖区域专项规划》改绘


第一,形成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圈层式管控方式。由于水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要求与城市发展需求相互制约,环湖乡村区域的发展应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为前置。首先,结合《成都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划定的湖区水域、绿化控制带和外围控制区形成差异化的限定设计策略(表2)。对湖区水域,即三岔湖常水位线内范围进行严格保护,加强水生态保护和利用,可适度开展水上运动与游憩功能。对于绿化控制带,即常水位线外200m范围,以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为主,可开展科普教育、景观游憩、文化展示、体育运动等功能,需对常水位线外60m范围进行全部搬迁腾退,对60~200m范围内农村宅基地实施逐步搬迁,或结合地形地貌进行改造提升。对外围控制区,即绿化控制带以外的区域,可结合多功能发展并限定设计总量与设计质量,以生态维育、休闲游憩、山地运动、文化体育、现代服务等功能为主。


13.jpg


表2  三岔湖环湖圈层设计总量及强度限定指引

Tab.2 Guidelines for the total volume and strength limit design of Sancha Lake circl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第二,结合城市规划,强化用地分类的总量管控和布局管控。绿化控制带内,以园林用地和农用地为主,同时包含水利设施、公共公益设施、道路与交通设施、城镇村庄用地等建设用地。绿化控制带各类生态用地不小于80%,公共公益设施用地比例不得超过5%,布局区域应避让生态敏感区域和常水位线60m范围。设施应秉承“结合功能、结合腹地、结合较好视线界面、结合岸线和丘陵形态”等原则进行布局。 


第三,对于设计强度要进行严格限定。设计的一切成果都将在乡村以实体的方式呈现,必然对乡村景观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基于乡村语境对设计强度进行限定。设计团队通过“东部新区乡村美学”设计体系研究,建立“乡村营造”建设标准与规范。一方面,不仅限定了环湖不同圈层建筑的面积、体量、高度、色彩等形式“美”,也限定了材料能耗等内在“美”;另一方面,可以为地方政府管控乡村风貌的有机更新与乡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决策参考。比如,为了保障龙泉山山体2/3的可见度,结合隐于丘陵和顺应山势的总体原则,环湖绿化控制带内可建建筑高度不宜超过12m,以低强度、低密度、生态化、小型化的建设要求,强调随坡就势、借景自然等方法,使建筑隐于林间,风格以新式乡土风格为主(图12、图13)。


14.jpg


图12  建筑体量限定示意图

Fig.12  Building volume limitation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15.jpg


图13  基于实践总结的乡村营造美学

Fig.13 Rural aesthetics based on practical summary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05

结语



东部新区乡村景观设计实践研究总结出“保护—改造—限定”的“低干预”设计思路体系,在当下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当前乡村区域建设的高速发展,广大乡村应该不忘初心,以客观理性的设计解决乡村问题,尽最大努力保护和延续原真的乡愁;探索公园城市理念在乡村区域的表达路径,实现生态、文化、产业等多维价值转化;面对未来未知情况预先判定,为发展预留可能性,为每一项设计成果负责。


乡村景观设计应秉承“低干预”设计原则并基于严谨的分析进行设计,设计呈现后还应追踪设计成果的反馈信息以验证设计。“低干预”设计不仅有利于保护国土空间山、水、林、田的生态格局,还能通过设计智慧营造新时期的乡愁,描绘新时代的人地关系图景,对高标准实现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微信底部名片-修改-2.4.png



常务理事单位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常务副理事单位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保利置业集团(上海)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复城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理事单位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临港九亭复旦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闵行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宝山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