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景理论的大城市旧城街道品质评价与提升研究——以成都市旧城典型街道为例
2024-11-07摘要
随着后工业化与存量规划时代的到来,大城市更加关注传统旧城区更新。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旧城多样化功能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大城市围绕旧城街道更新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许多街道更新仍面临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场景及品质化需求的问题,街道场景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基于场景营造视角,构建场景品质评价标准与体系,选取成都旧城三个典型街道作为研究案例,进行场景品质评价,对比、归纳不同价值导向下街道场景营造的手法与特征,为我国其他城市旧城街道更新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作 者
蒋 蓉 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王柳阳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
谢龙杰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对我国未来城市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一直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在后工业化与存量规划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街道规划的关注逐步从“形态导向”转向“人本导向”,街道更新手段也从“空间建造”转向“场景营造”。对旧城中被忽视、失去活力的街道空间进行场景营造,不仅能有效提升街道活力和空间品质,还能带动大众积极参与旧城的社会治理工作。
近年来,我国上海、重庆、成都等大城市已开展一系列“场景营城”的积极探索。实践表明,“场景理论”对城市空间更新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成都市围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积极引入“场景”概念,把旧城如何提升城市活力和空间品质作为关键,打造诸多兼具国际蜀都美学与本土特色需求的高品质街道场景,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对场景品质的价值和潜力认识是开展更新规划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国规划领域对空间场景品质的客观评价还较为缺乏,规划实践研究主要基于场景的价值评价与相应的场景营造策略,对场景的分析与价值测度主要以公共空间、社区、历史街区为主,而对较为微观的旧城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结合场景理论相关研究,构建一套街道更新场景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对成都旧城不同价值导向下的三条典型街道开展评价分析,明确其更新策略差异,以期为我国各地旧城街道更新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01
场景理论研究概述
“ 场景理论”(The Theory of Scenes)认为,不同的舒适物设施组成特定的场景(Scenes),赋予空间以体验感和活力,赋予生活以意义和情感,进而引导公众行为、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其研究源于21世纪初的西方学界,由芝加哥大学特里·克拉克(Terry Clark)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提出,理论发展基于对后工业城市以消费为导向的更新与发展路径研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图1)。
图1 场景理论发展脉络
Fig.1 Development of Scene Theory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1.1 场景理论研究体系
场景理论的研究体系最初建立于客观结构和主观认识两大体系上,随后在发展与实践中逐渐衍生出实践体系。从客观体系来看,场景的构成包含五要素,即邻里、物质结构、多样化人群、活动及文化价值观;从主观体系来看,场景理论提取具有普适性的三个主维度及15个子维度的分析框架。场景文化价值观介于客观与主观之间,既属于客观结构的一部分,又是主观维度框架量化分析的对象(图2)。
图2 场景理论的研究体系与发展模式
Fig.2 Research system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Scene Theory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1.2 场景理论在我国街道更新领域的研究现状
2011年以后,场景理论被吴军、孟丹诚、徐晓林等学者先后引入我国,为我国学者认识场景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基础。近几年,我国学者主要把场景理论规划实践运用于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等多种空间类型中。在城市更新研究中,黄瓴、王婷从“空间—设施—人群—活动—时间”五个维度,对重庆市渝中区山城步道的不同场景进行构成要素与特征解析,提出相应的价值评价;朱直君和高梦薇、赵炜和韩腾飞等以成都市老旧社区更新为例,分别提出基于社区活化的场景构建策略和围绕空间、消费、符号等维度的戏剧性与真实性的场景营造策略。在乡村振兴方面,黎玲、陈波和刘彤瑶分别借助场景理论研究体系,构建乡村文旅融合旅游满意度模型和乡村文旅融合场景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曹志奎、陈雪萤等以场景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探究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的场景要素与场景类型,提出未来乡村场景的建设策略。
从现有研究看,国内场景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国外场景理论的推介性论述及其引申的理论研究;二是围绕场景理论的构建或动力机制研究;三是围绕中国场景的规划实践应用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在本土化调整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场景进行测度评价。然而,评价一方面主要针对以“舒适物”为核心的场景价值维度,而非针对场景环境品质;另一方面,场景分析与测度评价类型主要涵盖城市公共空间、社区、历史街区等,对城市街道的分析与测度评价研究较少,从微观角度探究更新机制中主体的构建与感知,以及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02
旧城街道更新场景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2.1 构建思路
空间品质主要体现为空间要素在支撑行为活动、形象认知、运行保障等方面的综合质量,本质上反映了物质空间对人的物理适宜性。本文认为,场景品质主要指街道更新形成的场景在多维度上对场景主体的使用适宜性。街道更新的复杂性体现在场景的公众使用与物质结构的主客观相揉和。舒适物作为衔接客观体系与主观体系的桥梁,构成场景分析的核心。在旧城街道具有独特人文特征与功能特征的背景下,可通过街道业态(合法性)、形态(戏剧性)、文态(真实性)的有机融合,以多样性人群为主体,对物质结构与实践活动进行综合性提升,实现街道的丰富性(图3)。
图3 场景营造在旧城街道更新的应用框架
Fig.3 Application framework for scene creation in the renewal of old town street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场景理论主客观体系,本文构建包含业态、形态和文态三个准则层、九个子准则层及22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引入以舒适物为核心的场景价值测度体系,作为场景表征的结果,最终形成旧城街道更新场景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图4)。针对不同的指标,分别采用实地勘测或问卷调查来获取数据(表1)。同时,引入场景主观体系作为表征结果,进一步分析场景品质与场景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
图4 旧城街道更新场景品质评价体系
Fig.4 Scen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renewal of old town street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表1 场景品质评价指标释义及其调查方法
Tab.1 Definition of scene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survey method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业态是街道更新的“目的与发展”,主要考量街道场景在功能设施与社会运营方面的品质。评价包括功能设施和社会影响两项子准则层。形态特征是街道更新的“外表与展示”,主要考量街道场景在物质形态方面的品质。评价包括物质形态、建筑界面、交通协调和生态环境四项子准则层。文态特征是街道更新的“自我与认同”,主要考量街道场景在人文情感方面的品质。评价包括历史人文、情感联系和智慧服务三项子准则层。
2.3 评价方法与程序
结合街道更新的实际情况,首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指标层进行定量转化,明确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过程与结果更加科学与公正;然后将指标层各因子的量化数据或问卷数据代入评价体系,得到街道更新场景品质评价结果;最后结合街道更新与场景营造的相关政策与研究,考虑各指标的实际情况与特征,分定性与定量指标制定场景品质评价指标评价等级标准表。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业态、形态和文态三个方面构建场景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九项子准则层共22项评价指标,再通过专家权重打分,确定各项指标的最终权重(图5)。从权重系数看,在准则层中,业态(B1)最为重要,文态(B2)和形态(B3)相对次之。
图5 场景品质指标层权重柱状图
Fig.5 Weighted bar chart of scene quality indicator layer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03
案例街道评价分析
3.1 案例选择
本文以成都旧城为案例,选取三条街道进行评价实证与对比研究,分别是以社区生活营造为主导、轻奢小资盛行的生活功能转型代表——玉林东路,以休闲商业打造为主导、消费活力与公共休闲相结合的复合功能转型代表——望平滨河路,以文化符号塑造为主导、景观活动聚集的人文风貌转型代表——枣子巷(图6、表2)。
图6 成都旧城三条街道区位分布
Fig.6 Location distribution of three streets in the old town of Chengdu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表2 成都旧城三个案例街道的基本特征
Tab.2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case study streets in the old town of Chengdu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对案例街道的场景品质评价,一方面基于实地调研,全面认识街道场景要素特征,参照相关标准进行客观打分;另一方面基于问卷法指标设计相应问卷,邀请不同主体进行主观打分,根据打分结果与指标权重进行评价分值计算。
3.2 街道场景品质评价
3.2.1 评价得分
按照总分、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指标层的顺序,分别对三条街道进行场景品质评价分值统计,得到表3。
表3 成都旧城三条街道场景品质评价结果
Tab.3 Evaluation results of scene quality of three streets in the old city of Chengdu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3.2.2 评价分析
场景品质评价方面得分最高的是望平滨河路,玉林东路次之,相比之下,枣子巷得分最低。
望平滨河路在舒适物吸引力、流量魅力、文创运营、节点形象和智慧应用这五项指标上获得的评分较高。望平滨河路以企业(万科)作为街区更新建设与运营主导的主体,在更新改造中更强调商业化运作,在以地域文化符号优化空间环境的同时,推动产业业态重组和文创活动运营。虽然设计对社区生活脉络和邻里氛围有所涉及,但受限于街道本身的商业化价值导向,对空间正义性、人文关怀和邻里生活等方面考虑较少。因此,此部分得分相对较低。
玉林东路的整体评分较为均衡,在舒适物丰富度、基础设施配置和建筑风貌这三项指标上获得的评分较高。针对店铺业权分散的问题,更新设计团队与专业运营团队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整合更新体制,将运营与治理高度融合,塑造了良好的产业业态与商业活力,也体现出对景观塑造与文脉延续的独特思路,兼顾了居民、商户和消费者等多方主体的使用习惯与诉求。
枣子巷在空间正义性、景观环境、历史文脉和人文关怀这四项指标上获得的评分较高。作为以人文风貌为价值导向的街巷,设计重点关注街巷的历史人文元素与景观美学元素。而其业态发展也呈两极化趋势,一方面保留日常的生活服务;另一方面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虽然该街道在文化活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但缺乏直接且持续的外来经济活力,对中青年群体和创意阶层的商业吸引力明显不足。
从子准则层与各指标层权重结果来看(图7、图8),街道更新场景品质评价中更重要的是功能结构、社会影响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改善与营造情况。更新后的街道是否引入创意文化产业、是否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将直接影响街道场景的活力和吸引力。而这些因素在更新进程中往往取决于更新主导者或政府部门的作用。这也表明,场景营造视角下的街道更新,应重点关注与回应产业发展与人文生活这两大本质的需求。
图7 子准则层评分统计图
Fig.7 Statistical chart of sub-criterion layer score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图8 指标层评分统计
Fig.8 Statistical chart of indicator layer score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3.3 相关分析
从业态特征分析,玉林东路依托保留和提升、引进和置换并行的业态发展思路,表现出较好的均衡度,对内对外服务均有所提高;望平滨河路在万科“一提二引”的业态方针下,
重点引进和提升以美食、休闲为主导的舒适物,餐饮类舒适物占比达50%,表现出极强的社会活力。枣子巷的功能设施与日常生活、医疗服务密切联系。从管理上看,三者均对街头活动持开放态度,维系了公共街头文化。虽然企业(万科)隔绝了望平滨河路一段流动摊贩的进入,但是提供了日租金不达百元的创意摊位和商业外摆,为设计师和创意者提供创业机会;玉林东路和枣子巷的摊贩摊区管理则相对轻松灵活(图9)。
图9 各类业态分类与分布(从左到右依次为玉林东路、望平滨河路、枣子巷)
Fig.9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business formats (from left to right: East Yulin Road, Wangping Binhe Road, and Zaozi Lan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从形态特征分析,三条街道都位于成都旧城,玉林东路优美雅致,望平滨河路现代简约,枣子巷民国古韵。街道平均尺度感(DH比)较好,分别为1.08、0.75和1.13,望平滨河路茂密的乔木形成舒适的尺度感和景观界面感。商铺店招设计方面,枣子巷采用模块化设计,仅少量新店保有相对独特的风格和元素,造成街道北段沿线底层缺乏特色;而玉林东路和望平滨河路则鼓励个性化元素展现,形成多样化的场所氛围。交通组织方面,望平滨河路改为人行步道,保障全段4m宽的步行空间;玉林东路和枣子巷则采取缩减车道、机非分离的方式,实现局部人车分流。生态营建方面,玉林东路为最佳,以紫薇行道树为主,辅以花丛灌木和造型花坛,构造多层次的绿化景观;望平滨河路主要对原有滨河绿地进行整理升级;枣子巷依托历史渊源和中医文化本底,栽种枣树和上百种中医药特色植物,使得中医药特色成为一大名片(图10)。
图10 三条街道横断面示意(从左到右依次为玉林东路、望平滨河路、枣子巷)
Fig.10 Cross section diagram of three streets (from left to right: East Yulin Road, Wangping Binhe Road, and Zaozi Lan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从文态特征分析,枣子巷的文化氛围特色较为突出,除中医药植物外,街道内还设置大量如《杏林春暖图》《百草纲目》《枣巷变迁》的景观装置;望平滨河路以成华1953—1998年的工业光阴长河为线索,通过多场所营造、多手段叠用,再现多代人的记忆(图11);玉林东路则主要通过街区IP和原真性场所打造,促进文创品牌建设。
图11 望平滨河路历史时间轴
Fig.11 Historical timeline of Wangping Riverside Road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除此之外,从治理角度分析,三条街道体现“治理下放”的共同点。玉林东路通过成立玉林特色商业街区共发展联盟,全面调动业主商户积极性、协调多方矛盾,并将社区治理逐步融入街区发展,构建新型街坊邻里关系;望平滨河路则成立“Dream One”街区综合党委和猛追湾街区联盟,由街道办及成都万科企业相关负责人出任理事,推动社群(居民、商家)共同运营和共建、共享;枣子巷由社区作为媒介,强化原有“熟人院落”建设,推动社区、街区和校区三区融合发展。
三条街道经过更新,业态功能方面均有一定提升,但场景品质中的基础设施配置、人文关怀等指标仍普遍不高,表明更新依旧存在一定的“重表轻里”思维。因此,街道更新发展应按照合理的街道定位及预期的场景表现,确定具有侧重点的更新策略,确保更新营造方向契合实际需求。本文基于场景品质评价结果,比较分析三条街道在更新手法和场景表现,以及后续对不同人群吸引力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总结基于生活活力、商业活力、人文风貌三种不同导向的街道更新场景营造路径,分别从街道价值、主体及更新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升其空间品质(图12)。
图12 不同导向街道场景更新营造路径
Fig.12 Path for scene renewal and creation of street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04
结语
场景营造介入街道更新具有社会、经济和空间多重价值。相较于传统的街道更新方法,因场景所具备的整体性、消费性和公共性特点,场景营造的介入使得街道更新更能重塑公共精神、再生公共活力和复兴公共空间。一方面,场景营造已成为应对旧城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一种有效更新手段;另一方面,影响场景品质的关键是功能结构、社会影响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改善与营造等,通常取决于更新主导者和政府部门的作用。因此,街道更新应按照合理的街道定位及预期的场景表现,确定具有侧重点的更新策略,才能确保更新营造方向契合实际需求。街道更新与场景理论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考虑到场景表达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本评价体系及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在街道更新方面可开展更深入和更全方面的研究。